重點訊息
- 臨床觀察發現,寶寶在出生後就已經能夠表現出9種情緒
- 寶寶初時未必能夠明確表達情緒,並主要依靠面部表情、聲音和身體語言來表達
- 父母應時刻注意寶寶的情緒變化,並及時給予適當的回應及安撫
寶寶除了生理需求,還有基本的情感需求,通過面部表情、發聲和肢體語言表達情緒。這些情感表達為他們長大後奠定基礎,例如自主性、適應力、自信和情緒穩定性,這些都會影響將來的人際關係發展和學習能力的展現,所以了解寶寶的情緒表達發展階段,父母可以更好地照顧和面對寶寶的情緒需要。
寶寶情緒發展階段
80年代就有研究透過臨床觀察,指出寶寶在出生後就能夠表現出9種情緒,包括表示關注、驚訝、愉悅、憤怒、悲傷、恐懼、厭惡、蔑視和羞恥。
他們通常透過面部表情、聲音和身體語言來表達,為寶寶的狀態提供線索。以下是寶寶情緒發展的幾個階段 [1] :
- 0至2個月
- 在這個時期,寶寶能表達高興的情感,例如社交性微笑。這種微笑代表身邊的人或事只要是對他們有吸引力,或者是他們所熟悉的,寶寶都會開心得張嘴大笑,甚至會笑出聲音。
- 3至6個月
- 在這個時期,寶寶開始表達更多不同種類的情感,包括放聲大笑和生氣而哭。因為寶寶開始有喜好,並排斥不喜歡的東西,例如看到父母有趣的臉或最喜歡的玩具而咯咯大笑,或是因飢餓生氣而哭。
- 6至12個月
- 在這個時期,寶寶開始表達恐懼和焦慮等負面情緒,例如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的恐懼。
- 此外,寶寶還會表現出對主要照顧者的依賴和安全感,寶寶開始明白自己與父母是兩個獨立個體。
- 所以當父母離開寶寶認定的「安全範圍」或者是一段時間內見不到父母,寶寶有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分離焦慮 [2]。
- 13至24個月
- 在這個時期,寶寶開始表達更複雜的情感,包括羞愧、內疚和自責等,情緒亦受他人影響而變動。例如自己跌倒爬起來沒事,但媽媽關心反而會大哭,或被大人指責後想生氣,卻又擔心媽媽不開心而自責。
如何照顧及面對寶寶的情緒表達?
對於父母來說,幫助寶寶表達情緒和理解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家Margie Mccaskill指出可透過以下方法顧及寶寶的情緒需要 [3]:
- 注意寶寶的情緒變化,例如寶寶的表情、聲音和行為等,以便及時回應和安撫。
- 當寶寶表達情感時,父母應該鼓勵他們有情緒的表達,提供情感支持,例如擁抱、安撫和安慰等,讓寶寶感到被理解和關愛。
- 建立安全依附關係可以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更好地表達情感和理解情感。
- 當寶寶表達情感時,父母應該控制好個人情緒,並給予適當的回應,回應寶寶的需要,讓寶寶感到被注意和重視,以免對你的情緒有所警惕。
想獲得個人化育兒指導?
立即下載ComboKid APP,了解最適合寶寶的成長活動!
參考資料:
- Sullivan, M. W., & Lewis, M. (2003). Emotional Expressions of Young Infants and Children: A Practitionerʼs Prime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16(2), 120–142.
- Balbernie, R. (2013). The importance of secure attachment for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Health Visiting, 1(4), 210–217.
- Mccaskill, M. (2016, August 7). Parenting infants: How to meet your infant’s emotional needs. Think Clinical Psycholog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