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訊息
- 神經迴路負責大腦信息的傳遞,協助我們思考和行動
- 出生後的頭3年是大腦發展的關鍵期
- 寶寶錯過了關鍵期,長大後難以彌補
嬰兒的視覺和肌肉快速發展,同時建立自我身體意識的基石,這些都是空間概念發展的基礎。
所謂空間概念,是指對物體、位置、方向和距離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允許身體產生意識,通過運動和探索周圍的世界來學習、發展和獲得技能,對於日後的發展十分重要。
空間概念與感官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空間概念這種能力是由感官發展和運動發展環環相扣。
具體來說,嬰兒的視覺系統、聽覺系統和肌肉系統的發展為其發展空間概念提供了必要的基礎。
例如,嬰兒通過看和觸摸來理解物體的位置和移動,通過聆聽聲音來理解聲源的位置和方向,通過運動來探索周圍的環境和理解方向和距離等概念[1]。
因此,感官和運動的發展是嬰兒空間概念發展的有重要關係。
寶寶發展空間概念的階段
1-6個月:寶寶出生第一天已在發展,他們會開始意識到自己身體部位的位置和移動
6-12個月:能夠理解物體的位置和距離,學會用手抓住物體。
12-18個月:開始理解自己與物件之間關係,學習爬行及步行探索環境。
18-24個月:對空間概念有了基本了解,知道如何用身體的力度,透過他們所看到的並學會駕馭環境,隨24個月大後,開始學習使用語言來描述空間概念。[2]
為何寶寶發展空間概念如此重要?
理解身體部位的位置:
寶寶通過觸摸、移動和自我探索理解自己身體部位位置,以及不同任務及動作需要的力度。
本體感覺隨著寶寶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發展,並通過皮膚、肌肉和關節中的感受器獲取信息。
例如,寶寶會用手抓住自己的手指或腳趾,通過觸摸來感受自己的身體部位,或者透過父母的互動,幫助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進而理解它們的位置和移動。[3]
理解自己身處的位置及所見的事物
空間概念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是視覺。寶寶通過觀察周圍的事物來理解自己的位置和所見的事物。
例如寶寶要觸碰身邊的球,必須首先從視覺上看到球,注意到他身體在空間中的位置,才用身體協調去接近那個玩具。
所有這些空間感都是視覺與身體動覺智能的一部分,並利用這些信息來執行動作。
理解方向、距離等概念,用安全方法四處探索
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在玩耍時透過與父母的互動學習了後面、上面、旁邊和下面等空間概念。
寶寶亦會發展出動作計劃這種技能,即是寶寶在探索環境並學習如何駕馭它時,通過反復試驗所發展起來。
例如寶寶剛學步行時會撞到咖啡桌上,直至學會如何繞路走,循序漸進地學會安全且高效地進行探索。
References:
- Poole, C., Miller, S.A. and Church, E.B. (2006). Development: Ages & Stages–Spatial Awareness. Early Childhood Today, 20(6), pp.25–30. Available at: https://eric.ed.gov/?id=EJ73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