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訊息
- 語言理解能力以及記憶力發展是寶寶跟隨指令時重要的基石。
- 給予簡潔的指令並配合肢體語言有助寶寶發展。
- 如果寶寶一直都未能夠跟隨指令,有可能是寶寶發育遲緩或自閉症頻譜障礙的徵兆。
寶寶出生時,一開始會專注於父母的聲音及眼神,並逐步發展基本的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ing),包括專注力、反應抑制、記憶、情緒控制及認知等。其後寶寶逐漸長大,執制功能快速成長,從而開始明白父母的說話和指令,對日後各方面發展而言皆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跟隨指令所需的能力
要有效地跟隨指令,寶寶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能力:
接受語言能力( Receptive language): 即是理解語言的能力,特別是概念和詞彙,以及理解手勢是接受性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等。
當寶寶有能力處理言語並從中獲得含義時,這使他們明確地理解父母或其他人所給出的指令。
記憶力及專注力:指示多是程序記憶,寶寶跟隨這些指示時,他們必須要記住才能完成任務。
而且記憶力與專注力有著密切關係,寶寶需要專注於指示,以免在執行指示時遇到困難,用更長時間完成步驟。
排序能力:為了成功地遵循指示,父母必須按照特定的順序做特定的事情。
嬰兒開始通過多步驟程序、透過遊戲和閱讀來學習排序。發展排序能力使寶寶能夠理解如何按部就班。
寶寶學習跟隨指令的階段
寶寶通常會在學習跟隨指令時經歷不同的階段[1]:
6-12個月:在這個階段,嬰兒開始理解基本手勢和簡單的口頭命令。他們可能會回應自己的名字,理解否定的意思:「不」,並遵循基本指令,如「過來」。
12-18個月:在這個階段,隨著寶寶理解越來越多的單詞和概念,學會逐漸按照指示進行操作更複雜且具有方向性的單項指令,如「給我球」或「把玩具放好」。
他們也開始理解更多的單詞和短語的含義。
18-24個月:到這個階段,寶寶通常可以跟隨多項指令,以正確的順序執行這些操作。她甚至可以按照 3 步指示進行操作,例如如「將玩具放在毛毯上並給我一隻杯」。
寶寶還可以嘗試結合過去觀察到的動作,而不是僅僅模仿觀察到的動作。當需要遵循指示時,就會結合在一起。
讓寶寶跟隨指令的一些提示和練習
簡化指令: 遵循指示對寶寶來說是比較複雜的任務,即使只涉及一個步驟。直接、精簡的語言會有所幫助,初時盡量避免給出一系列指令,保持解釋簡單,以及講出理由以增加寶寶聽命令的可能性[2]。
配合肢體動作及示範: 父母可以用適當的手勢伴隨口頭指令,讓寶寶更容易明白指示的內容。
父母可以模擬所需的動作,以幫助孩子理解預期的內容,在加深寶寶對指令的了解後,對寶寶跟隨指令亦有一定幫助。
鼓勵和讚揚: 寶寶喜歡在生活中與父母的積極互動,並受到這種積極互動的激勵。
讓遵循指示成為一個有趣、樂觀的遊戲。當寶寶成功地跟隨指令時,可提供鼓勵和讚揚,保持熱情是關鍵。
寶寶未能跟隨指令的危機訊號
分心/不遵從:寶寶可能在收到指令時看起來分心或不遵從,甚至會表現得茫然不知所措,或會透過轉移話題或來避免執行指令,甚至會尋求同伴的幫助以確定他們需要做什麼。
在寶寶未能專注下,寶寶可能會難以跟隨較長的指令,有時需要重複命令,而且不能準確地跟隨指令並經常誤解信息。
發育遲緩:寶寶如果持續未能跟隨指令,而情況未有改善的話,可能是語言、動作、社交技能和智力方面的延遲。
寶寶有可能會出現發育遲緩的情況,亦即寶寶的發展步伐慢於同齡人。
自閉症頻譜:寶寶如果跟隨指令方面存在困難,亦有可能會延伸至出現自閉症頻譜障礙的情況。這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社交互動、語言和行為。
自閉症譜系障礙的症狀和嚴重程度因人而異,但大多數寶寶可能表現出與同齡人不同的互動方式和行為模式。
聽力障礙:寶寶亦有可能是因為未能清楚聽到指令而因此未能跟隨指令,故父母亦要留意寶寶的聽力發展是否出現障礙。
如果父母懷疑孩子存在發育遲緩、自閉症譜系障礙或聽力障礙,他們應該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支持和建議,以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