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_tasty

寶寶自我身體意識

快速瀏覽

重點訊息

  1. 身體意識就是嬰孩認知發展的重要一環,為寶寶的認知及協調能力的發展打好基礎
  2. 寶寶由四至十二個月開始就已經開始發展自我身體意識
  3. 家長可以透過與寶寶進行不同的互動來刺激寶寶的各種感官,並發展自我身體意識

你有沒有想過:寶寶成長之初,他們是怎樣開始認識自己呢?原來,寶寶在長大的過程中,會形成自我身體意識。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代表著嬰兒開始感知自己的身體存在,並且開始將自己與環境區分開來。同時,他們的各種感官也會受著多元化的刺激,包括:觸覺、聽覺、視覺、嗅覺和味覺。慢慢地,他們的自我意識會和感官發展聯繫。

形成身體意識對寶寶的重要性

身體意識,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身體存在的感知和認知 [1]

通過形成自我身體意識,寶寶會對自己身體位置、動作、感覺和狀態建立起意識和聯繫,他們也因而會更好地了解自己身體的能力和限制,以及與外部環境的互動方式。 

從出生開始,身體意識就是嬰孩認知發展的重要一環。他們通過不斷地感知和探索自己的身體,認識自己所在的空間。

他們從中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動作,提高自身的運動技能和協調能力。

久而久之,他們會慢慢建立起與外界事物互動的能力,學習如何與家人、老師和同學交流,也可以增強對自己身體的信心和自我價值感。

寶寶建立身體意識的關鍵時期 

從嬰兒出生一直到他兩歲,是建立身體意識的關鍵時期,他們會經過以下三個階段 [2]: 

  1. 四至十二個月大:自我概念的形成 

踏入這個階段,寶寶會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特別是通過聆聽平時家長播放的童謠和歌曲,寶寶會通過不同的感官和觸碰進行互動,四肢也會做著伸展運動,這樣他們就會了解不同身體部位的感覺和功能。 

  1. 一歲至兩歲大:建立控制力 

有了對自己身體認識的基礎上,寶寶會更積極地參與各項互動來挪動身體。隨著他們慢慢地建立起運動技能,他們能夠記住不同身體部分的功能,從而培養平衡感、協調能力、言語能力和對自己動作的控制能力。 

  1. 兩歲至四歲大:有創意的動作 

當寶寶熟悉自己的身體部位,而且習慣於挪動身體四肢時,他們通常會喜歡把自己裝扮成不同的動物和角色,做著各式各樣的動作,從中練習關鍵的運動技能,為以後奔跑、跳躍等活動打好基礎。

如何幫助寶寶建立身體意識? 

那麼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遊戲可以幫助孩子鍛鍊自我身體意識呢?以下是兩個建議 [3]。 

  1. 幫寶寶抓癢、按摩的遊戲 (body massage) 

家長可以和四個月大的嬰兒玩抓癢的遊戲,輕輕地用手指在他的手臂、大腿或腋窩等部位搔癢。如果嬰兒有即時的反應,那就代表了他已經正常地發展自己的身體意識,開始有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1. 鏡子遊戲 (mirror-mirror) 

在這個遊戲裡,家長可以抱著四個月大的嬰兒照鏡子,同時讓他看到你手裏拿著一個玩具,然後問他:「玩具在哪裡?」。

這時候,通常嬰兒會對著鏡子裡的影像伸手。接著,你可以試著把玩具弄出聲音,讓寶寶轉過頭去看玩具,然後再把玩具藏起來,讓他的注意力回到鏡子上。

如此類推,反覆幾次。透過這樣的互動,您可以觀察著嬰兒在自我意識方面的發展情況。 

您想了解更多日常生活中,可以幫助嬰兒發展自我意識的活動和遊戲嗎?誠邀您緊貼ComboKid Blog 獲得更多育兒資訊,同時下載ComboKid 應用程式,定期為寶寶進行成長評估,為你提供更多貼合寶寶成長發展需要的資訊和推薦! 

References:

  1. Ginzburg, Karni, et al. “Body Awareness: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Sensitivity to and Monitoring of Bodily Signals.”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vol. 37, no. 3, 30 Apr. 2013, pp. 564–575, https://doi.org/10.1007/s10865-013-9514-9
  2. Simons, J., et al. “Body Awareness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vol. 32, no. 5, Sept. 2011, pp. 1623–1630, https://doi.org/10.1016/j.ridd.2011.02.011. 

相關文章

認知發展

認知發展影響我們如何感知、思考和理解我們身處的世界。

物體恆存

在嬰兒成長並發展感知能力的過程中,「物體恆存」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所謂的「物體恆存」,是瑞士著名認知心理學家 Jean Piaget 提出的一個專有名詞,描述嬰兒開始意識到「即使東西不在眼前,但知道它仍然存在,而不是沒有了」的情況。這種概念普遍在嬰兒六、七個月大時開始萌芽。

感官系統介紹

幼兒面對著陌生的世界,總是充滿著源源不絕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慾望,而聯繫著他們的大腦認知和外界事物的,正正是他們各樣與生俱來的感官,可見感官與幼兒的早期成長可謂是密不可分。文章將會為大家一一拆解幼兒生理上的七種感官。

執行能力

執行能力是指我們計劃、專注、記憶、和完成不同任務的能力。

好奇心

探索力及好奇心(Curiosity)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是驅使我們不斷學習、保持向前、主動獲取新知識及技能的原動力。 孩子自出生以來,便會透過不同的行為去探索這個新奇、陌生的世界。以 1 - 5 歲孩子為例,他們與成年人溝通時,會不斷發問,在一小時會更發問多達107條問題[1],這就是好奇心的表現。

嬰兒的空間概念

空間概念是對物體、位置、方向和距離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跟隨指令

寶寶的執行能力隨年紀增長逐步發展。

專注力發展

專注力對寶寶的學習及思維能力尤其重要。

分類及組織能力 

分類及組織能力為寶寶日後發展的認知能力立下良好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