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訊息
- 寶寶出生時體內含有非常少量的維生素K,而維他命K能夠幫助寶寶血液適當地凝結並防止流血
- 維他命D能夠幫助寶寶吸收鈣質,並對寶寶牙齒及骨骼的成長尤其重要
- 寶寶6個月大加固時加入鐵質豐富的食物,並可考慮於4-6個月大攝取補充劑
寶寶的身體及腦部能夠健康成長,需要各種各樣的微營養劑 (micro-nutrients) 及維他命。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但究竟母乳能否滿足寶寶所有的需要呢?本文逐一拆解。
維他命K:防止流血
聽起來比較陌生,但維他命K對初生寶寶非常重要,因為維他命K能夠幫助寶寶血液適當地凝結並防止流血。寶寶出生時體內含有非常少量的維生素K,有機會導致嚴重出血。 大部分初生寶寶在醫院一出生就會被注射一劑維他命K,而研究表明,這有效保護您的寶寶免於發生出血導致腦損傷甚至死亡等嚴重情況 [1]。
母乳寶寶有足夠的維他命K嗎?不!
母乳中維生素 K 含量低。服用維生素 K 補充劑的母親的母乳中維生素 K 含量也低。
建議:初生時如果接受了注射,不需另加補充
所有寶寶在出生六個小時內都接種一次性的維他命K補充劑。由於寶寶胃部及腸臟尚未健全發展,因此不建議以口服形式攝取。如果寶寶初生時已經接受了注射的話,往後則不需要其他維他命K的補充劑。
維他命D:吸收鈣質
維他命D能夠幫助寶寶吸收鈣質,並對寶寶牙齒及骨骼的成長尤其重要。同時,維他命D能緩和一些白血球的破壞性炎症反應,及促進免疫細胞產生抗微生物蛋白,對寶寶免疫系統十分重要。
母乳寶寶有足夠的維他命D嗎? 不!
雖然母乳中含有維他命D,但一般對寶寶並不足夠;而且每位媽媽母乳中維他命D的數量都會受到皮膚顏色、皮膚與陽光的接觸以及有否使用防曬產品等因素所影響 [2]。另外,初生的寶寶皮膚仍然十分敏感,不宜直接暴露在陽光下,所以難以自身產出足夠維他命D。
建議:寶寶出生開始每天補充
每位使用母乳餵哺的寶寶由出生起每日攝取400IU的維他命D液體補充劑 [3]。此外,亦有研究指出,如果媽媽能夠每日攝取6400IU維他命D的話,其母乳將能為寶寶提供足夠維他命D的營養,媽媽亦能選擇以含有不少於400IU/L維他命D的配方奶粉餵哺寶寶。
鐵質:製造紅血球及促進神經發育
鐵質是寶寶成長中必須的礦物質,寶寶缺乏鐵質的話可以引致貧血,或者會造成皮膚蒼白、心跳加快、進食困難以及疲弱等症狀。長時間缺乏會令寶寶的身體及腦部發展緩慢,及影響寶寶的注意力。
母乳寶寶有足夠的維他命鐵質嗎?通常夠。
雖然母乳中含有的鐵質不多,但寶寶能夠非常有效地從母乳中攝取鐵質,加上寶寶在懷孕階段的後期亦已經開始在體內儲存鐵質,通常足夠寶寶至6個月大 [4]。
建議:寶寶6個月大加固時加入鐵質豐富的食物,並可考慮於4-6個月大攝取補充劑
儲存於寶寶體內的鐵質於半歲後開始消耗,所以屆時需確保寶寶的加固餐單有富鐵質的食物,如牛肉、魚、蛋、豆腐、含鐵強化的寶寶穀物等。另外,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4-6個月大期間可考慮每日以液體方式攝取1mg/kg的鐵質補充劑,直到寶寶能夠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鐵質。兒科醫生亦通常會在寶寶一歲大時評估寶寶是否有貧血問題,或是否需要加入鐵質補充劑。
特別情況
上述有關維他命K、維他命D以及鐵質的意見是適用於健康且孕期完整的寶寶,某些受母乳餵養的寶寶或許需要額外的營養補充劑:
- 早產寶寶:或許會與孕期完整的寶寶有著不同的需要。早產寶寶體內未必有儲存足夠的鐵質,並且可能需要在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以外攝取更多的維他命及礦物質,而早產寶寶所需的營養補充劑則受其實際身體情況及其孕期長短等因素而影響。
- 特殊身體情況的寶寶:或許需要在更早的階段攝取鐵質,亦可能需要攝取其他的維他命及礦物質,而所需的營養補充劑則要從寶寶的實際身體情況而定。
- 進行過減重手術的母親:需要確保醫生知曉自己曾經進行過相關手術。如果是進行胃繞道手術的話,母親仍然能夠進行母乳餵哺,但母親以及寶寶很大可能需要攝取額外的維他命或其他補充劑。
- 素食者:由於肉類以及奶製品是維他命B12的主要來源,故如果母親是素食的話,其母乳可能未必有足夠B12。寶寶需要維生素B12 來支持大腦發育、產生神經細胞及紅血球,缺乏的話可導致永久性腦損傷。素食母親應在懷孕以及母乳餵哺時額外攝取維他命B12的營養補充劑。
參考資料:
- Jullien, Sophie. Vitamin K Prophylaxis in Newborns. BMC Pediatrics, vol. 21, no. S1, Sept. 2021.
- CDC. Vitamin D Is Needed to Support Healthy Bone Development.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4 Dec. 2019.
- NHS. Iron – Vitamins and Minerals. NHS, NHS, 3 Aug.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