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電子奶嘴】手機屏幕會影響BB腦部發展?家長4大注意事項!

分享到

快速瀏覽

重點訊息

  1. 長時間接觸屏幕可能干擾寶寶的大腦發展、學習、社交能力以及睡眠質素。
  2. 根據專家建議,兩歲以下的寶寶應完全避免接觸屏幕,2到4歲的孩子每天屏幕時間不應超過一小時。
  3. 父母應多與寶寶進行高質素的互動,不僅有助減少依賴電子屏幕,還能促進親子關係和寶寶的全面成長。

在現今世代,電子產品無處不在,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等設備,無時無刻吸引著小孩的目光。不少家長為讓年幼的寶寶安靜下來,會利用這些「電子奶嘴」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從而騰出時間讓自己能夠處理其他事情。雖然這樣做暫時能讓父母得以喘息,但您又是否知道,原來對於孩子,特別是兩歲以下的嬰幼兒來說,過多的屏幕時間(Screen Time)可能會對大腦發育和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兩歲以下的嬰幼兒正處於大腦快速發育的關鍵階段,他們需要通過多樣化的刺激來促進認知、語言及社交等多方面的發展,例如是聽故事、玩積木及與他人互動等。這些真實的體驗有助於他們建立注意力及專注力;然而,屏幕時間就可能干擾到這些發展過程。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8個月以下的寶寶應避免接觸屏幕媒體;而世界衛生組織則進一步指出,2歲以下的嬰兒需完全避免屏幕時間。至於2到4歲的孩子,每天的屏幕時間也不應超過一小時。那麼,電子產品究竟是如何影響寶寶的發展呢?

電子產品對兩歲以下嬰幼兒的影響

寶寶長時間接觸屏幕,可能會對以下幾個方面的發展造成影響:

干擾大腦發展

電子屏幕的內容變化快速且持續,長時間觀看會讓寶寶的大腦適應這種快節奏的視覺刺激和即時滿足感,導致他們對現實生活中節奏較慢的活動失去興趣,容易感到無聊或缺乏耐心。這可能進一步影響寶寶的注意力和專注力,使他們難以集中精力完成例如閱讀書籍或拼拼圖等需要專注的活動,並使寶寶對這些活動失去興趣。

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屏幕時間超過兩小時的兒童,在思維和語言測試中的得分會比同齡孩子低;同時,他們的大腦皮層還可能會過早變薄,影響到記憶力、邏輯推理和決策等高階認知功能。

難以促進學習

電子產品的信息呈現方式與現實生活中的多感官體驗截然不同。屏幕上的平面圖像和聲音無法與現實一樣提供多元化的感官刺激,因此不能夠滿足嬰幼兒大腦的發展需求,例如是觸覺、前庭覺等感官輸入。因此,屏幕時間不僅無助學習,更反而會減少寶寶真正學習的機會。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早期腦部發展的權威Patricia Kuhl就指出,1歲以下的嬰兒無法將在屏幕上看到的內容轉化為現實世界的經驗。換言之,就算屏幕播放的是教學影片,寶寶也難以理解當中內容與現實的關係,無法真正地學習。

減少互動機會

嬰幼兒的學習核心在於與父母及他人的互動溝通。例如,理解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等非語言溝通方式,是寶寶建立對世界理解的關鍵。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Charles Nelson 指出,嬰兒在發展語言能力前,主要是依賴非語言溝通作出交流,例如會通過注視他人的臉部表情去思考別人的情緒。這種面對面的雙向互動會刺激寶寶大腦發展,特別是發展同理心和社交技能,從而促進全方位發展。

然而,屏幕時間通常是一種單向的被動體驗。早在智能手機普及前,研究已指出,看電視的時間會減少孩子與家人互動、玩樂和談天的時間,而智能手機的普及更進一步壓縮了寶寶與父母共度高質素時光的機會,對長期的親子關係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影響睡眠質素

屏幕發出的藍光會抑制人體褪黑激素的釋放,而這種激素是幫助我們感覺到困倦並進入睡眠的重要元素。對於生理時鐘尚未成熟的嬰幼兒來說,藍光的影響更加顯著,可能嚴重干擾寶寶調節睡眠與清醒周期的能力。此外,屏幕上快速變化的畫面和高刺激性的內容會增加大腦的活躍度,使寶寶過度興奮,不僅影響入睡,還會降低整體睡眠質素。

多項研究指出,屏幕時間與寶寶的睡眠時長之間存在負面的關係。一項針對中國嬰幼兒的研究發現,屏幕時間越長的寶寶,總睡眠時間越短,包括寶寶在白天的小睡。對寶寶而言,白天的睡眠有助於記憶力的提升,而睡眠不足則會影響情緒調節和學習能力等,從而損害寶寶整體的成長。

如何減少依賴屏幕時間?

在當今時代,隨著孩子成長,父母可能難以完全禁止孩子接觸電子設備。然而,從寶寶年幼時開始,父母就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使用習慣和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幫助寶寶將來培養健康的電子產品使用方式。

培養良好的使用習慣

父母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行為為寶寶樹立健康使用電子設備的榜樣。例如,避免在進餐時使用手機,或在觀看節目結束後關掉電視。此外,在陪伴寶寶互動、玩耍或餵食時,家長亦應專注於與寶寶的互動,避免分心查看手機,讓寶寶感受到您全心的陪伴與關注。

塑造刺激探索的家居環境

父母可透過提供適齡的玩具、書籍等,鼓勵寶寶多作出自主探索。同時,父母還可以使用一些對寶寶來說新奇的物品,如鍋子、雜誌或牙刷等,設計安全且富有創意的遊戲,讓孩子保持對環境的好奇心。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父母因分心或忙碌而依賴電子產品分散寶寶注意力的情況。記得要定期更換物件,從而保持寶寶的興趣哦。

多進行優質互動

家長可多與寶寶一起參與需要動手探索和互動的活動。例如像躲貓貓、堆積木或玩感官玩具等簡單的遊戲。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娛樂寶寶,還能促進認知、大小肌、和社交能力發展。互動性遊戲有助寶寶培養解難能力,並促進父母與寶寶之間的親子關係,減少對屏幕的依賴。

明智地使用電子產品

如果必須讓寶寶接觸屏幕,請確保內容是高品質且適齡的。同時,限制寶寶每次觀看的時間,例如每次不超過5分鐘。在過程中,父母應陪伴在旁,與寶寶一起觀看,並討論內容,將屏幕時間轉化為更具互動性和教育意義的體驗。然而,請避免依賴屏幕作為安撫或照看孩子的主要工具。

想追蹤及了解寶寶在各個範疇上的發展進度?

立即下載ComboKid APP!

參考資料:

  1. Babies need humans, not screens. (n.d.). UNICEF Parenting.
  2. Screen Time for Infants. (n.d.).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3. Lin, Y., Zhang, X., Huang, Y., Jia, Z., Chen, J., Hou, W., Zhao, L., Wang, G., & Zhu, J. (2022). Relationships between screen viewing and sleep quality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Frontiers in Pediatrics, 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

2024年11月15日

【大小肌動作發展】從抬頭到走路 新手父母一定要知的2大重要發展原則!

嬰兒動作發展其實遵循著相對固定的順序,並主要依循兩個發展趨勢:「頭尾原則」和「近遠原則」。隨著寶寶成長,每個階段都有特定發展里程碑,如抬頭、翻身、抓握、坐立等,讓寶寶逐步掌握各個大小肌肉技能。父母可根據寶寶年齡提供適當的活動,刺激寶寶的發展!

2024年10月14日

想提升BB 詞彙量?4大技巧把握「語言爆發期」 刺激寶寶語言發展!

寶寶18至24個月大的時語言能力會顯著提升,這段時期被稱為「語言爆發期」。本篇文章解釋了語言爆發期背後的原因,以及父母如何通過簡單的互動技巧,如使用「父母語」、自我談話、閱讀繪本等方式,來幫助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無論寶寶的語言進程如何,父母的積極引導對其語言學習至關重要。

2024年10月02日

BB「百日哭」哭鬧不停?一文了解如何應對嬰兒腸絞痛,讓寶寶舒適、父母安心!

嬰兒腸絞痛(Colic),俗稱「百日哭」,是指寶寶在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長時間哭鬧且難以安撫的現象。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出生後的6週內,並會持續至寶寶3到4個月大時逐漸消退。大約五分之一的嬰兒會經歷腸絞痛,立即閱讀全文,了解腸絞痛的成因、常見徵狀以及如何緩解寶寶不適,幫助父母在面對「百日哭」時更有信心!

2024年09月30日

「嬰兒猝死症」解碼—— 新手父母必知的預防措施 守護寶寶安全成長!

嬰兒猝死症(SIDS)是指初生至一歲嬰兒在無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死亡,常見於睡眠期間。SIDS雖然罕見,但仍是嬰兒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出生後2至4個月間的寶寶。本文探討SIDS的成因、風險及預防措施,包括正確的睡姿、合適的睡眠環境及母乳餵哺的益處,讓父母照顧寶寶時更加安心。

2024年09月27日

寶寶容易跌倒?父母要學會放手 讓孩子發展平衡及協調能力!

無論是爬行、走路、跑步,或是上下樓梯,平衡與協調能力對孩子的大小肌發展至關重要。如果無法保持平衡,孩子不僅容易跌倒,還可能影響其日常生活自理、社交互動,甚至心理健康。為什麼平衡感與協調能力如此重要?它們的發展基礎是什麼?如果孩子在這些方面發展遇到困難,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們呢?立即閱讀本文了解詳情!

2024年09月13日

【成長里程指南】16個月大時應學識的16個手勢,您的寶寶做到幾多?

不論是看見別人時揮手打招呼、道別時飛吻、或是覺得開心時拍掌,這些微小的手勢都有助寶寶的語言與社交發展。其實自9個月大時開始,寶寶就會開始學習簡單的手勢,而在16個月大時,更應能使用16個手勢!這些手勢不僅幫助他們理解詞語、加強溝通,還有助偵測潛在的發展遲緩,想知道家長可以如何引導寶寶掌握這些手勢,立即閱讀全文!

2024年08月27日

讓寵物成為寶寶成長的最佳夥伴!寶寶與毛孩互動的五大好處

不少爸爸媽媽擔心,貓貓狗狗對寶寶有負面影響嗎?原來寵物不僅不會引起寶寶敏感,更可以減低寶寶過敏和哮喘風險,更有研究指出寶寶與毛孩一同成長可以有效預防小朋友發展遲緩,培育寶寶社交情緒發展,為小朋友成長帶來了多方面的發展好處。ComboKid 為你整合不同育兒專家與研究成果,立即閱讀全文!

2024年07月17日

一眠大一寸!1歲前必經嬰兒猛長期特徵及應對方法

寶寶突然食慾大增,總是吃不飽,也比平常渴睡,亦經常半夜哭鬧,心情煩燥不安?其實這可能是嬰兒猛長期特徵!寶寶猛長期是快速成長的階段,體重和身高會突然顯著增長,一歲以前會經歷多次猛長期!究竟嬰兒何時會出現猛長期?爸媽又該如何應對?是不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猛長期?馬上閱讀本文詳細解析嬰兒猛長期!

2024年07月09日

【預防蛀牙】出世起做好嬰兒口腔清潔 新手父母必知寶寶刷牙技巧!

從出生開始,家長就應該每晚定時替寶寶清潔口腔,除了能保持寶寶口腔健康,還能讓寶寶長大後較容易學習及適應刷牙,養成清潔口腔的好習慣!到底如何為初生嬰兒清潔口腔?如果寶寶討厭刷牙應該怎麼辦?2歲開始寶寶要學會自己刷牙,家長可以如何協助孩子建立刷牙習慣及刷牙方式?馬上閱讀,了解專家分享寶寶刷牙技巧!

2024年07月02日

寶寶睡得安全,父母睡得安心——創造嬰兒安全睡眠環境4大要點

如何可以為寶寶創造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原來寶寶仰睡很重要?ComboKid 一文解答家長對寶寶仰睡的常見疑問,提供有關寶寶睡眠的實用建議,幫助寶寶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睡眠空間。了解更多關於如何確保寶寶的睡眠安全,立即閱讀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