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容易跌倒?父母要學會放手 讓孩子發展平衡及協調能力!

快速瀏覽

重點訊息

  1. 靜態與動態平衡左右著寶寶成長時的大小肌發展,幫助他們在靜止和移動時保持身體穩定,並影響其專注力和運動技能的進展。
  2. 協調能力是大腦整合感官信息,指揮身體進行複雜動作的關鍵,對手眼協調和小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 良好的平衡與協調有助於孩子的體能發展,避免受傷,增強自信和社交能力,並提高日常自理技能。
  4. 家長可觀察孩子在日常活動時的表現,及早識別孩子在平衡與協調方面的挑戰。
  5. 1-2歲是平衡和協調發展的關鍵期,家長可以透過各種親子活動,助寶寶發展這些能力。

無論是爬行、走路、跑步,或是上下樓梯,平衡與協調能力對孩子的大小肌發展至關重要。如果無法保持平衡,孩子不僅容易跌倒,還可能影響其日常生活自理、社交互動,甚至心理健康。為什麼平衡感與協調能力如此重要?它們的發展基礎是什麼?如果孩子在這些方面發展遇到困難,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們呢?立即閱讀本文了解詳情!

什麼是平衡? 先認識靜態平衡與動態平衡

平衡和協調是大肌發展進程中關鍵的一環,這些能力有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身體,執行不同的動作。其中,平衡是指在身體在進行各種動作時,能夠保持穩定的能力,無論身體是在靜止狀態還是移動中,我們都需要依賴平衡力,所以,寶寶在學習並嘗試爬行、站立、步行、上下樓梯、起立蹲下、以及跑步等大肌能力時,其實都會運用到平衡力。而平衡又被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

靜態平衡(Static Balance)

靜態平衡指的是當身體處於靜止狀態時,仍能保持平衡的能力。這同時包括著身體完全不動、或是只是在做一些微小動作的時候。例如當寶寶不需要支撐而能夠獨自維持站立姿勢時,就是靜態平衡的表現。靜態平衡的發展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成熟,並與寶寶的肌肉力量、關節穩定性以及神經系統的成熟有密切關係。頭部控制是新生嬰兒第一種展現的靜態平衡能力,這通常在寶寶能夠抬頭時開始出現。頭部控制的能力會隨著寶寶成長,核心肌群變得更強壯而持續提升,並輔助寶寶學習獨自坐立和站立時的穩定性。如果寶寶在保持坐姿時總是顫抖或頻繁改變姿勢,可能就代表著他在靜態平衡能力上有待加強。

靜態平衡不單僅與體力活動相關,它也對寶寶的專注力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當寶寶能夠保持穩定的坐姿時,他們不必將過多的精力放在調整身體動作上,這樣可以讓寶寶更好地專注於周圍的活動或學習新的技能。因此,成熟、完善的靜態平衡能力也將幫助孩子未來在學校生活中維持較長時間的專注力,因為他們能夠在課堂上保持安定坐姿,進而集中精力學習。

動態平衡(Dynamic Balance)

動態平衡是指移動時保持身體穩定和協調的能力,除了包括一些較大幅度的動作,如走路、跑步或攀爬外,也涵蓋進行轉身、彎腰或跨步這些轉換姿勢時的動作。動態平衡與肌肉力量、視覺和前庭覺有著密切的關係,並由寶寶學翻身時開始發展。從爬行到站立再到行走,這些大肌發展進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都考驗著寶寶的動態平衡能力。在最初的時候,寶寶的身體還在學習如何協調不同身體部位的動作,並同時保持平衡,所以寶寶可能會較易搖晃或跌倒。透過反復練習,寶寶的肌肉和神經系統會逐漸變得更加協調,動態平衡能力會更完善,進行這些動作時也會更順暢和穩定。

隨著寶寶長大,良好的動態平衡能力將有助他避免在參與體能活動時跌倒,或是出現手腳不協調,並同時賦能寶寶作出更加複雜的動作,例如是參與需要快速停止和改變方向的肢體遊戲。同時,動態平衡也直接影響到寶寶的日常活動能力和探索環境的自由度。良好的動態平衡能力能使孩子變得更加自信,敢於作出新的嘗試和挑戰,這對於促進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和獨立性發展十分重要。

什麼是協調能力?

協調能力是指大腦處理並整合來自身體各部分的不同感官信號,並有效地指揮身體,作出相應的動作。當孩子需要做出複雜的動作時,必須依賴大腦來協調不同的身體部位。例如,當要扔球時,大腦就需要協調眼睛、手和手臂的動作。

手眼協調是協調能力中的一個主要部分,它通過視覺接收信息來指導手部動作。這項能力對孩子的小肌肉發展、自理能力以及學習進度都非常重要,因為良好的手眼協調有助於寶寶學習如抓握和投擲物品、寫字和繪畫等不同技能。

為什麼平衡感與協調能力很重要?

  • 促進體能發展
    • 平衡與協調是孩子體能發展的基石,能夠使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從而流暢地作出各種肢體動作。例如,孩子如果能夠保持良好的動態平衡,他們在玩滑梯或騎自行車時會表現得更自信,也不容易受傷。這些經歷不僅對孩子的體態、健康有益,也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協助建立社交網絡。
  • 預防受傷和意外
    • 良好的平衡能力能夠幫助孩子在移動時避免跌倒和受傷。特別是在孩子學步期間,跌倒是不可避免的,但發展良好的平衡感能使他們在跌倒時更好地保護自己,比如透過伸手撐地來防止撞傷頭部。隨著孩子的平衡與協調能力增強,他們可以更好地預判危險,從而降低受傷的風險。
  • 增強自信和社交能力
    • 掌握到更多肢體技能的孩子會對自己的能力有更高的自信,並更願意嘗試新的挑戰,這會對於他們的成長和學習帶來正面的影響。同時,這份自信亦有助孩子與身邊的人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在玩耍和互動中表現得更有自信,從而建立更廣泛的社交網絡。
  • 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 隨著孩子平衡和協調能力的提升,他們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這將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完成更多自理活動,如穿衣、刷牙、洗澡等。掌握這些技能不僅促進孩子的獨立性,還能讓他們在家庭和學校環境中更有自信地應對挑戰。

嬰幼兒發展平衡和協調的基礎


平衡與協調的發展需要依賴多個基礎能力,包括:

注意力和專注力長時間維持注意力有助於靜態平衡的發展,如單腳站立或靜坐。
兩側協調能力能夠同時使用身體的兩側是協調發展的重要標誌,如雙手握住棒球棒擊球,這需要手臂協同工作。
跨中線動作跨中線是發展左右身體協同運作的關鍵,如穿鞋襪、寫字和剪切時,左右腦會協調與溝通,有助提升身體的左右協調能力。
分離運動在移動手臂或腿部時,其餘身體部份可保持穩定。
肌肉力量強壯的肌肉能夠更好地支撐身體,對平衡和動作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本體覺是一種來自於肌肉和關節的感覺,能夠幫助孩子感知自己身體的姿勢,以及個別身體部位的位置和狀態,輔助著平衡和協調發展。
感官信息處理能夠迅速且準確地處理從環境接收的信息。

如何觀察孩子在平衡和協調能力的發展是否有困難?

家長可以透過觀察孩子在日常不同情況和互動中的表現,去留意孩子是否在平衡和協調方面遇到困難,以下是一些例子:

  • 經常摔倒或絆倒
    • 如果孩子在走路或跑步時經常絆倒、跌倒或摔倒;或是一時失去平衡後難以穩定自己,都可能代表平衡能力較弱。
  • 步態不穩
    • 觀察孩子走路的方式會否有搖晃或不穩定,以及站立時會否傾往一側。
  • 抗拒參與活動
    • 如果孩子對參與某些肢體活動感到抗拒(如玩遊樂場設備、上落樓梯、或是跳躍),可能是因為協調能力差而缺乏自信,或是感到不安。
  • 空間意識不足
    • 如孩子顯得較為笨拙,例如經常撞倒物件、在拋接方面表現較差、或是在互動時空間意識較弱(與其他人站得太近),可能是在協調方面遇到挑戰。
  • 小肌技能較弱
    • 在握筆、繪畫、或操作小物件等任務上掙扎,也可能與整體協調能力較弱有關。
  • 動作僵硬
    • 孩子行動時缺乏流暢性,例如跑步像機器人般僵硬,可能是協調能力不足。
  • 發展進度較慢
    • 孩子可能會較遲達到如爬行、走路等大肌里程碑;在學習騎自行車等運動技能上,亦可能會比同齡兒童慢。

如果家長注意到自己的孩子持續出現多於一個以上的這些徵兆,可以考慮與諮詢兒科醫生或專家的意見,及早識別任何潛在的問題,並於有需要時作出介入。

適合1至2歲嬰兒鍛練平衡感的活動

1-2歲是寶寶發展平衡和協調能力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寶寶逐漸開始探索環境、學習走路和進行更多複雜的動作。家長可以透過以下的一些有趣且具挑戰性的活動,來幫助寶寶提高協調和平衡能力,進一步增強他們對身體的控制和穩定性,為日後更高難度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平衡木遊戲

在地板上放置一條軟墊作為平衡木,鼓勵孩子在上面走動,有助於發展動態平衡,同時提高步行的穩定性和自信心。

翻山越嶺

以枕頭、豆袋、軟墊、或地毯等物件,設置出一條賽道,讓孩子在其上行走,讓他們練習在非平地的表面上保持身體平衡,強化軀幹力量。

親子手推車

家長可扶著孩子的臀部和雙腳,讓孩子以雙手著地的姿勢撐起自己,並以手臂的力量支撐起身體,進行短距離爬行,促進肢體協調能力。

定格舞蹈

播放音樂,並鼓勵孩子隨著音樂擺動身體,從而提升平衡,也能增強節奏感和協調能力。在音樂停止時,家長和孩子都必須立刻停下來,維持當刻的姿勢。

接球遊戲

和孩子玩接球,能讓孩子鍛練使用視覺信息來指導身體反應,鍛鍊手眼協調能力,並提升注意力和反應速度。



參考資料:

  1. Balance & Coordination. (n.d.). Kid Sense Child Development.
  2. Movement, Coordination, and Your 1- to 2-Year-Old. (May 2022). KidsHealth.

相關文章

2024年10月14日

想提升BB 詞彙量?4大技巧把握「語言爆發期」 刺激寶寶語言發展!

寶寶18至24個月大的時語言能力會顯著提升,這段時期被稱為「語言爆發期」。本篇文章解釋了語言爆發期背後的原因,以及父母如何通過簡單的互動技巧,如使用「父母語」、自我談話、閱讀繪本等方式,來幫助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無論寶寶的語言進程如何,父母的積極引導對其語言學習至關重要。

2024年10月02日

BB「百日哭」哭鬧不停?一文了解如何應對嬰兒腸絞痛,讓寶寶舒適、父母安心!

嬰兒腸絞痛(Colic),俗稱「百日哭」,是指寶寶在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長時間哭鬧且難以安撫的現象。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出生後的6週內,並會持續至寶寶3到4個月大時逐漸消退。大約五分之一的嬰兒會經歷腸絞痛,立即閱讀全文,了解腸絞痛的成因、常見徵狀以及如何緩解寶寶不適,幫助父母在面對「百日哭」時更有信心!

2024年09月30日

「嬰兒猝死症」解碼—— 新手父母必知的預防措施 守護寶寶安全成長!

嬰兒猝死症(SIDS)是指初生至一歲嬰兒在無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死亡,常見於睡眠期間。SIDS雖然罕見,但仍是嬰兒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出生後2至4個月間的寶寶。本文探討SIDS的成因、風險及預防措施,包括正確的睡姿、合適的睡眠環境及母乳餵哺的益處,讓父母照顧寶寶時更加安心。

2024年09月13日

【成長里程指南】16個月大時應學識的16個手勢,您的寶寶做到幾多?

不論是看見別人時揮手打招呼、道別時飛吻、或是覺得開心時拍掌,這些微小的手勢都有助寶寶的語言與社交發展。其實自9個月大時開始,寶寶就會開始學習簡單的手勢,而在16個月大時,更應能使用16個手勢!這些手勢不僅幫助他們理解詞語、加強溝通,還有助偵測潛在的發展遲緩,想知道家長可以如何引導寶寶掌握這些手勢,立即閱讀全文!

2024年08月27日

讓寵物成為寶寶成長的最佳夥伴!寶寶與毛孩互動的五大好處

不少爸爸媽媽擔心,貓貓狗狗對寶寶有負面影響嗎?原來寵物不僅不會引起寶寶敏感,更可以減低寶寶過敏和哮喘風險,更有研究指出寶寶與毛孩一同成長可以有效預防小朋友發展遲緩,培育寶寶社交情緒發展,為小朋友成長帶來了多方面的發展好處。ComboKid 為你整合不同育兒專家與研究成果,立即閱讀全文!

2024年07月17日

一眠大一寸!1歲前必經嬰兒猛長期特徵及應對方法

寶寶突然食慾大增,總是吃不飽,也比平常渴睡,亦經常半夜哭鬧,心情煩燥不安?其實這可能是嬰兒猛長期特徵!寶寶猛長期是快速成長的階段,體重和身高會突然顯著增長,一歲以前會經歷多次猛長期!究竟嬰兒何時會出現猛長期?爸媽又該如何應對?是不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猛長期?馬上閱讀本文詳細解析嬰兒猛長期!

2024年07月09日

【預防蛀牙】出世起做好嬰兒口腔清潔 新手父母必知寶寶刷牙技巧!

從出生開始,家長就應該每晚定時替寶寶清潔口腔,除了能保持寶寶口腔健康,還能讓寶寶長大後較容易學習及適應刷牙,養成清潔口腔的好習慣!到底如何為初生嬰兒清潔口腔?如果寶寶討厭刷牙應該怎麼辦?2歲開始寶寶要學會自己刷牙,家長可以如何協助孩子建立刷牙習慣及刷牙方式?馬上閱讀,了解專家分享寶寶刷牙技巧!

2024年07月02日

寶寶睡得安全,父母睡得安心——創造嬰兒安全睡眠環境4大要點

如何可以為寶寶創造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原來寶寶仰睡很重要?ComboKid 一文解答家長對寶寶仰睡的常見疑問,提供有關寶寶睡眠的實用建議,幫助寶寶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睡眠空間。了解更多關於如何確保寶寶的睡眠安全,立即閱讀本文!

2024年06月04日

新手爸媽注意:1歲以下寶寶不宜進食的12種食物 嚴重可致命傷腦!

嬰兒6個月大就開始可逐步進食固體食物,讓寶寶嘗試不同質感、味道的食材,有助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不過,在寶寶滿1歲前,原來有些「地雷食物」一定要避免!寶寶誤食或攝取過量這些食物,不但可能會致敏,甚至還有致命風險,立即閱讀全文,了解更多!

2024年05月31日

寶寶夜醒睡不好?一文了解睡眠倒退期症狀、持續時間、解決方法

平日睡得安穩的寶寶,開始不願進睡或夜間醒來?這可能表示寶寶已進入睡眠倒退期。到底什麼是睡眠倒退期?睡眠倒退期有什麼症狀,又會持續多久?其實,睡眠倒退期與寶寶的成長和發展階段有莫大關係,就讓 ComboKid 為你詳解睡眠倒退期原因及解決方法,幫助BB度過睡眠倒退期!立即閱讀內文了解。